为什么高句丽非打不可,高句丽是谁灭的
大业八年,隋炀帝发动百万大军东征高句丽,失败后,次年再次动员大军攻打,二次折戟后,还想第三次集结军队……为什么高句丽非打不可?隋炀帝在琢磨什么呢?
高句丽是一个出现比较早的国家,和以往出现在这里的其他政权不一样的是,高句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文明,他们有自己的文化,通过和中原文明不断交流,实力也是越来越强。隋唐时期也是它们真正强势的时期,此时的它们已经占据辽东,朝鲜半岛广大的疆域,拥有几十万的军队,数百座城池。而且,高句丽征服了契丹、靺鞨等胡人部族,有草原骑兵的加持军队的战斗力相当强悍。
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隋炀帝对于在东北的这个强敌并不放心,况且高句丽的野心也开始暴露出来,它们就曾经和突厥联合,试图主动进攻中原。对于隋炀帝来说,打高句丽是一个证明自己王朝实力的方法。
但是,高句丽不好打。隋炀帝即便动员百万大军,也没能成功灭掉这个国家。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把自己整垮了。把大隋大好江山都整没了。那么,隋炀帝是傻吗?不知道徐徐图之吗?非要搞百万规模的总动员?
大概他真的是傻了。得益于隋文帝杨坚打下的良好基础,隋炀帝一上来就是大手笔,开运河、建洛阳、修长城,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大工程,而且都让他完成了。如此快速的行政效率,整得隋炀帝有点飘了。他没有意识民力被过度使用,也没有注意到朝堂之下的暗流涌动。自我感觉良好的他一心只想着扩大战果,建立不世功勋,千秋伟业。
盲目开战的结果就是给了别人机会。原本就不喜欢隋炀帝的关陇贵族和山东豪族趁势做大。杨广想要切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反而助长了她们的势力。即使迁都也无济于事。战争是他能想到的最后手段。只可惜弄巧成拙。
他想借灭国之功确立自己的威望,同时培养一支自己的皇家军队,巩固自己的地位。可惜他失败了。其实他应当隐忍,哪怕是为子孙铺路,也比逆势强为好。功不可急于一蹴。秦灭六国是奋六世之余烈,隋想加强皇权,苦心经营二三世才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