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是慈禧害死的吗,慈禧太后如何对待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她是咸丰帝的第二任皇后。同治皇帝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
慈安太后
皇后母仪天下,身份极为尊贵,一般的妃子想要晋升为皇后,那是极其困难的,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其实也只是咸丰的嫔妃,只不过她是同治的生母,故而也为太后。而慈安太后从入嫔妃到皇后,前后只花了四十天左右的时间,可谓是清朝晋升最快的皇后。
咸丰帝去世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都是太后,慈安太后的名声不如慈禧太后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慈安太后就是一个庸才,她在当太后期间还是做了不少事的。
《清宫遗闻》中记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与慈禧太后不同的是,慈安太后是一个比较清心寡欲的人,她对政治不太感兴趣,但她的政治才能却是不弱。
一些日常的事务由慈禧处置,但每遇朝政大事,还是要由慈安太后最后决定。由此可见,慈安太后大权在握、掌控权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办法的。
期间,慈安太后还做了一件令人拍手称快的事。
清朝有个规矩,太监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而当时慈禧太后有个心腹太监,名叫安德海,他依仗慈禧太后的宠信可以说是胡作非为。朝中大臣,甚至连同治帝对他都是恨之入骨。
后来,安德海请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衣,获得许可。但他不知收敛,一路招摇,途经山东境内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丁宝桢迅速将此事上奏朝廷。慈禧有意袒护,慈安“立命诛之”。结果安德海被就地正法。由于慈安的力主其间,安德海才得以伏法,当时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慈安太后死因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崩于钟粹宫,葬于普祥峪定东陵。经光绪、宣统两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关于慈安太后的死因,历来都是一个谜团。清朝官方所说的,慈安太后是正常病死的。
《德宗实录》载:“(光绪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疴,初十日病势陡重,延至戌时,神思渐散,遂至弥留。”这一记载见于慈安的《遗诰》。
但《遗诰》完全是在慈安死后,按照慈禧的指示所做,因此人们有理由怀疑它的真实性,怀疑慈禧有可能为了掩盖某种阴谋而肆意编造死因。
第二种说法则是被慈禧太后逼死或者毒死的
根据《清稗类钞》的说法,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逼死的。
《清稗类钞》记载: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慈禧权欲极重,慈安却倦怠少闻外事,并不与之争权,因此倒也相安无事。
光绪七年初,慈禧患血崩剧疾,不能视事,慈安有一段时间独视朝政,致使慈禧大为不悦,“诬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以致慈安气愤异常,又木讷不能与之辩,恼恨之下,“吞鼻烟壶自尽”。
但按照《崇陵传信录》的说法,她又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
《崇陵传信录》记载:当年咸丰帝临终时,曾秘密留下一份遗诏给慈安,要她监督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
但老实的慈安却将此事告诉慈禧并当着慈禧的面,将此遗诏烧掉。阴险毒辣的慈禧表面对慈安感泣不已,实际上已起杀机,遂借向慈安进献点心之机,暗下毒药,加以谋杀。
那么这两种说法可靠吗?
当时有个工部尚书叫翁同龢,他也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日记》中有着这样一段记载:“东太后感寒停饮,偶尔违和,未见军机。”
并且,翁同龢在慈安死后,还记下了慈安脉案、药方和病情进展状况,根据我们现在的医学可以得出结论是慈安死因多半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所导致。
如果说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逼死或者毒死的,那么在慈安太后死后,慈禧太后理应会有所动作。但从《翁同龢日记》中的记载来看,似乎并没有。
慈安太后死后,慈禧即刻召集相关大臣入宫,安排后事,并未有丝毫的拖延。其次,慈禧太后还让王公大臣瞻仰慈禧的遗容,包括后来的葬礼都是非常符合清朝的礼制的。
由此可见,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的死,并没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