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的由来传说
有些词乍看风雅,背后隐藏的却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污秽和残酷。比如有一个词叫做“扬州瘦马”,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它的背后,藏着一条赤裸裸的黑色产业链,有人趋之若鹜,更有人满是血泪。
所谓“扬州瘦马”,从字面意义看,是扬州非常瘦小的马。但实际上,“瘦马”代指的是一些年轻女性,这些女孩被当作货物出售。
用“马”来比“人”,这个人的地位,可想而知
这是明清时期扬州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现象,那些牙人,也就是人贩子们用极其低廉的价格从贫苦人家买来女孩。
买来的女孩当然都是瘦瘦小小的,所以叫“瘦马”,买回来再“养瘦马”。
他们会把女孩们分为三六九等,根据等级不同教她们歌舞,才艺,甚至算账,或者一些伺候人的方法,培养完成后,再一转手就能卖出高价。
买入这些女孩时,可能只花几两银子甚至更少,卖出时,那就是成百上千两银子,其中可以说是暴利!
然而这些被当作“瘦马”的女孩子却挣不到一点钱,她们经历的,只有在“养瘦马”过程中的虐待,被当作货物,任人宰割。
牙人们当然不会怜惜她们,只求结果,所以训练过程是很残酷的,只有天资相貌非常好人才能接触到所谓琴棋书画这些很风雅的东西。
大部分人只是被当作穿品出售,被卖给秦楼楚馆或者特定的甲方,很难遇到良人。就算是“秦淮八艳”这样的女孩们,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会有这么畸形的产业链呢?
明清时,盐商生意兴隆,赚得盆满钵满,在大运河附近的扬州就成了盐商的聚集地,他们个顶个富甲一方,难免生出养小妾等等欲望。
明朝时文人张岱的作品中就记载了挑选瘦马的场景:只要有人想纳妾,牙人们就闻风而动,都来了。
到了姑娘家,那姑娘就施礼下拜,伸出手给人看看,再看手臂,听声音,再把裙子撩起来看脚,尤其是畸形的“三寸金莲”最受喜爱。
如果客人没有相中的,甚至可以连着看上几十上百人。您看这一场景,确实就像挑货品一样,这就是“扬州瘦马”的惨状。
好在明清以后,扬州瘦马的产业链渐渐消失,也不再有这种摆在明面上来的人口买卖行为,类似的人间悲剧才渐渐减少。
在清朝,还有另一种骇人听闻的事件,叫“宰白鸭”,你听说过吗?
据说,亲生父母会陷害自己的子女,亲手把他们送上断头台。宰白鸭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
在清朝,那些有权势或者富有的商贾之家,如果家族里有人犯了命案被判死刑,他们不愿意伏法,就会找穷人家的孩子替自己的受刑,也就是花钱买替死鬼。
这些买来顶罪的人有的是自愿、有的是被逼无奈,有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家里人卖了。
不管哪一种,最后都会像砧板上待宰的鸭子一样,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所以这一现象被称为宰白鸭。
《清实录》记载,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到晚清尤为盛行。
据统计,每年因宰白鸭枉死的人不下百十起。
当时很多富家子弟因此目无王法,肆意妄为,因为即使犯了死罪,只要花点钱就能找到人替死;而穷人以命换钱,为家人求一份生机。
宰白鸭事件自然也引起了一些正义官员的注意,但很多时候,他们也无能为力。
陈其元就在《唐闲斋笔记》讲述了自己的父亲陈鳌遇到的一桩宰白鸭事件。
陈鳌在做审案官时,有一桩凶杀案,死者身材魁梧,但奇怪的是,自首的却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瘦弱少年。
按理来说少年根本就做不到。但是这个少年平静的认罪,审案全程丝毫没有辩解,陈鳌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一起宰白鸭事件。
他不忍心看到少年就这样枉死,于是单独提审,耐心的劝导少年,希望他能说出真相。
少年忍不住嚎啕大哭,说父母收了别人的钱财,逼自己来顶罪。于是陈鳌就放了少年回家,决定重新审理这桩案件。
但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少年又回来认罪了,这次不管陈鳌怎么劝导他都不改口,一口咬定是自己杀了人。
原来少年回家之后,父母已经花完了他的卖命钱,他们逼迫他回去当替罪羊,当地知县也严刑逼供,他走投无路,只能回来认罪,求一死来解脱。
陈鳌无奈,这个案子就这么了结了。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还有下一句,“无钱便做推磨鬼”。宰白鸭的残忍现实,是底层人民的悲苦,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如果不是为了生活,没有父母想要陷害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孩子不想活下去。为了生活,为了家人,有些穷人家的孩子甚至会选择入宫当太监。那么古代有假太监吗?
我们今天会把“太监”跟“宦官”划上等号,但其实在早期,宦官不一定是阉人。因为宦官本来的职责类似于皇帝的大管家,帮皇帝管理皇宫的大小事务。
像是我们熟悉的卫青、霍光,其实都是从“建章监侍中”开始做起的,他们可都不是阉人。一直到东汉时期,宦官才都改成了让阉人来任职。
《后汉书》中有记载:“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
至于太监的起源,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因为世界各地的古代王朝都有太监的存在。
而中国第一个被记载下来的太监,是一个叫“寺人貂”或者是“竖刁”的人。
此人是齐桓公的宠臣,这个寺人,其实就是侍人、阉人的意思。
这个竖刁呢,是一个自宫的阉人,至于为什么要自宫,那就是为了取悦齐桓公了,而且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确实喜欢这个调调。
所以竖刁非常得宠,但这个人也做尽了坏事,不仅败坏了朝政,还把齐桓公活活饿死了。
您看,太监的“祖师爷”做了这么一个背信弃义的事情,那后来人自然就对太监起不了什么好感。
在加上太监基本没有后人,所以在文人撰写的历史当中,太监自然就成了被抹黑最严重的群体。
那么古代会出现假太监吗?答案是否定的。
古代负责净身的匠人叫做“刀儿匠”,不管是官方的“官刀儿匠”还是民间的“私刀儿匠”,其实都被官府记录在册。
如果真出了问题,这些人肯定也难逃一死,所以没人敢在净身这件事情上做手脚。
太监的诞生,其实就源自皇权的需要,当皇宫中需要一群比宫女要强壮,比宫女更明白男人的爱好,而且还不会为祸后宫的人时,太监这个职业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会不想做一个正常人呢?